“两高”工作报告着力推进司法公正:上海诺迪律师事务所
2012-03-13 1091
3月11日下午3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从这两个“报告”来看,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在打击犯罪,保障民生,惩治腐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和公正司法等各方面,处处呈现许多亮点,可圈可点,司法机关在促进法治进步上和建设和谐社会上,功不可没。首先是在打击犯罪上,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依法履行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国家和民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加大了涉及侵犯民生民利渎职犯罪的查办力度。一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908756人,同比减少0.8%;提起公诉1201032人,同比增加4.6%;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151095人、不起诉39754人,同比分别增加5%和6.1%。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4万件,判处罪犯105.1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7%和4.4%。特别是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爆炸、黑社会性质组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6.9万件,判处罪犯10.5万人。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审结涉及“瘦肉精”、“地沟油”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78件,判处罪犯320人;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1400件,判处罪犯1876人。 其次,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在保障人权,维护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上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检察机关建立了上下级检察院共同处理重大涉检信访案件制度,一年来,办理群众信访804873件次,对近年来办理的31347件涉检信访案件进行评查,纠正存在错误或瑕疵的2333件。全国法院一年来各级法院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10.4万件,同比下降14.4%;依法提起再审4.2万件,同比下降7.3%;对原判确有错误的案件或因其他法定事由改判1.1万件,占当年生效裁判的0.14%。一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一审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为90.61%,二审后达到98.9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涉诉案件,尽可能采取调解、协调、和解方式化解纠纷,在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发展生产。再次,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凸显了司法机关反腐败的决心。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7366人、司法工作人员2395人。对4217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比增加6.2%,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77.9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31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检察机关和法院也加大了自身队伍建设,惩治自身肌体的腐败行为,一年来,有176名检察人员因违法违纪被查处,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0名。全国法院对10个高级法院进行了司法巡查,各级法院共有995名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了任职回避;查处违纪违法人员519人,其中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受到刑事追究的77人。 复次,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确保公正司法和社会和谐。对于严重的刑事犯罪,加大了打击力度,加大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力度。例如依法批准逮捕走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操纵股市、非法传销等严重经济犯罪嫌疑人40604人,提起公诉5489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8.2%和8.1%。部署专项监督活动,督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414件,立案侦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121人。同时,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促进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推行亲情会见、分案起诉、诉前引导、案后帮教等制度,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13738人、不起诉3437人,同比分别增加5%和10.4%。第五,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运用检察权和行政审判权力,加强法律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促进行政权与司法权依法公正行使,维护民生和促进公正执法、司法。各级法院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和解工作,统筹兼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与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涉及土地征收、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案件,努力通过协调和解方式化解矛盾。各级法院一审行政案件中和解撤诉的6.5万件,占48%。各级法院共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035件,决定赔偿金额5019万元。各级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在征地拆迁、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查办案件4779件。各级检察机关加强了审判监督,推进量刑建议改革,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等制度,重点监督纠正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5346件,对刑事审判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8655件次。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坚持依法监督、居中监督等原则,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0332件。最后,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上都有所创新,加强了人民对司法的监督,促进了司法民主化建设。全国各级法院着力深化司法公开,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案件信息查询等制度,充分发挥“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作用,继续开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司法民主,增加选任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8.3万人;扩大陪审员参审范围,全年参审案件111.6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46.5%。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量刑程序,完善量刑方法,促进量刑公正。当然,从“两高”的工作报告来看,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工作在未来的一年乃至今后的许多年,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例如,如何进一步促进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进一步保障民生,平息信访、上访居高不下的态势,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和制约公权力的滥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以及纵深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等,都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不懈地努力。 来源:中国网
41